2011年8月初,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成功培育出了小鼠精子,這些“人工精子”能夠使母鼠的卵細胞完成受精,并已培育出60只健康的、能夠繁育后代的小鼠。于是,有些媒體以“不用男性也能生孩子”為題做了報道,搞得許多男人們都坐不住了,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戰,其實這種擔心為時過早。
大“精”小怪
事實上,培育人工精子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相關研究一直在進展,通過人工精子而成功繁育后代的實驗也不乏先例。
早在2003年,當時還在澳大利亞蒙納什生殖與發育研究所的艾倫•特倫森(AlanTrounson,此公是干細胞研究的大牛,后任加州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就曾對媒體表示,具有生殖功能的人工精子和卵子不久將成為現實。結果就在2003年底,美國科學家就通過小鼠的胚胎干細胞培養出小鼠的精子細胞。盡管這些細胞存在缺陷,但注射進未受精的卵子中,還是有1/5的受精卵發育成了正常的小鼠胚胎。
2005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年會上,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干細胞生物中心的科學家宣稱,該研究中心首次利用小鼠胚胎干細胞成功培育出了原生殖細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原生殖細胞會分化成精原細胞或卵原細胞,然后再變成成熟的精子或卵子。
到了2006年,胚胎學家首次證明從胚胎干細胞分化的精子可以完成受精并發育出成活的后代。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由此獲得了7只由胚胎干細胞分化的精子受孕而來的小鼠。可惜,這些小鼠不僅體型不一,而且命途多舛,7只中只有6只活到成年,這些小鼠在出生5個月后就已經“全軍覆沒”……
所以,可以看出,這次日本研究者們公布的新成果,的確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又將人工精子的研究推進了一步。但是說他們突破性地培育出了人工精子是不恰當的。
走男人的路,讓男人無路可走?
除了小鼠的人工精子頗有成果以外,最近幾年,人類的人造精子也在研究當中。先是在2009年,前邊提到的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那個培養出小鼠精子的團隊宣稱已經掌握了利用人體骨髓干細胞培育人類精子的技術;之后在2009年10月的《自然》雜志上,美國科學家稱已在實驗室中通過人體干細胞制造出人工精子。美國的科研團隊利用生長了幾天的人類胚胎干細胞,成功誘使干細胞發育成了精子,他們培育出的精子有頭部和短小的尾部,被認為發育成熟,完全能夠使卵子受精。
本文Hash:e6a3f3212bde354fcdac9c9de9e3ee46ee424f2f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