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女人心中永遠的硬傷。幾乎每個女人都相信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患有貧血,因為女人有個永遠的親戚,還因為每年做身體檢查,不論高矮胖瘦,多數都會查出“貧血”,這就難怪女人總是喊缺血。但其實,女人真的那么缺血嗎?
網友“Michelle”:
我一直覺得我身體挺好的,每年體檢沒什么大事,但就會貧血,而且感覺我身邊的姐妹體檢都有貧血,貧血是女人的通病嗎?就因為我們每個月都要見一次大姨媽才會那么容易貧血么?
小編解說:
某日,編一閨蜜,身材略豐腴,向編吐槽體檢報告:我不明白為啥我一偏重的人,居然還給我驗出貧血了……女人真的個個都貧血嗎?貧血的罪魁禍首都是大姨媽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患貧血了?貧血不是一種病
大家經常把“患了貧血”這句話放在嘴邊,實際上,貧血并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癥狀,就像人頭痛可能是受了寒、肚子痛可能是吃錯了東西,貧血只是多種疾病在人體所表現出的其中一個癥狀。
貧血可以定義為人體紅細胞總量減少,不能對人體組織充分供氧的所造成的人體組織缺氧時表現出的病理狀態。
用大家都能看得懂的話解釋,就是紅細胞中含有一種叫做血紅蛋白的物質,它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正因為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得人體從呼吸道獲得的氧氣順利地送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將血管比作交通線,那么紅細胞就是運載氧分子的地鐵,紅細胞里面的血紅蛋白是地鐵上的座位,當人出現貧血時,紅細胞減少(地鐵發車少了),血紅蛋白也減少(座位也相應減少),那么人體組織就會出現缺氧狀態。
貧不貧血到底是誰說了算?
有絕大多數人知道自己貧血,是因為化驗單上這么寫了,大家也就這么信了。其實一個人是否貧血,還是人體的血紅蛋白說了算。
理論上貧血最準確的診斷方法就是直接測定人體紅細胞總量,可惜,目前尚無合適的臨床檢驗能夠滿足這一要求。所以,醫生在診斷有無貧血時,使用的是反映外周血紅細胞濃度的指標,其中以血紅蛋白濃度最為常用和可靠。
目前我國成年男性兩次檢查血紅蛋白濃度<120克/升,成年女性兩次檢查血紅蛋白濃度<110克/升就可以診斷貧血。診斷貧血之后,尚需要進一步分清貧血的程度:低于上述標準,至91克/升之間的為輕度貧血,61-90克/升為中度貧血,31-60克/升為重度貧血,低于30克/升為極重度貧血。
女性貧血都是月經惹的禍?
現在回到那個最原始的問題:大多數女性覺得自己貧血了,就是因為每月一次的月經。“從13歲到50歲,每個月來一次,不缺血才怪呢。”你也許會這樣說。
雖然說長期經血過多(1個月經周期失血超過80毫升)確實是導致女性貧血的一個原因,但對于多數每月經血損失為20-60毫升的健康女性來說,生理上不足引發貧血癥狀,而且醫學上也沒有“經期貧血”這種疾病。在經期正常、月經量正常的情況下,“大姨媽們”是不會讓女性貧血。
本文Hash:f4ed9914f86ef2982e16ba3dafdfc9c461e00f29
聲明:此文由 鏈世界-開陽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