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萬的新發病例,并是導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見婦科惡性腫瘤。那么,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9種人易患子宮內膜癌:
①肥胖: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有80%超過正常平均體重的10%。肥胖是內分泌不平衡的表現,機體大量的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儲存,脂肪還利于雄激素芳香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癌變。
②不育不孕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隨著分娩次數的增多,危險性下降。因長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與生過一胎的女性相比,較易患此病。患有多囊卵巢癥的患者也由于同樣的原因容易得此病。
③月經失調、初潮年齡早或延遲絕經者,易患于它內膜癌。在絕經前一段時間里,往往是處于無排卵狀態,雌激素無孕激素對抗、子宮內膜增生改變所致。
④與飲食習慣有關。攝入脂肪及油類多者發生子宮內膜癌的相對危險性增加,而蔬菜和水果具有保護作用,使相對危險性下降。高脂肪有儲存雌激素功能,將導致子宮內膜發生增生甚至轉化成癌變。
⑤有些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由于長期垂體異常可致;多囊卵等綜合癥、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癥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
⑥因各種原因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者,惠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增加。單用外源性雌激素而無孕激素對抗者,可增加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并與用雌激素的劑量。時間長短有關,若加用孕激素對抗,可降低其危險性。
⑦久治不愈的子宮出血,特別是絕經后的子宮出血應想到有患子它內膜癌可能,應趕快作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進行治療。
⑧經濟收入高的、受高等教育的人與較貧窮者比較,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高2倍。
⑨有X射線暴露史者,患子宮內膜癌的概率較無X線暴露史高;由于遺傳因素的影響,子宮內膜癌的病人常有家族史、近親腫瘤病史,所以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以及近親腫瘤史者,其患病危險性增高。
子宮內膜癌4個典型癥狀
(1)陰道出血:陰道不規則出血是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癥狀。據統計,約95%以上的患者有此表現,特別是絕經后婦女。陰道出血可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增多、月經淋漓不凈、絕經后出血等。
(2)異常排液:有病例表現為陰道排液,可為水樣、血性或漿液性,晚期并發感染時可出現有惡臭的膿血樣分泌或米湯樣分泌物。
(3)疼痛:子宮內膜癌晚期,病變累及子宮頸,致頸管阻塞,形成子宮腔積膿、積血,都可引起程度不同的腰腹痛或墜痛。腫瘤侵犯宮旁組織或淋巴結,壓迫神經亦可產生腰骶部疼痛、下腹痛、腿痛等。
(4)盆腔檢查:子宮大小正常或略增大,均勻,稍軟。合并子宮肌瘤時可呈不規則增大。晚期宮旁轉移或附件轉移者可觸到宮旁組織增厚或有包塊。
4種食物預防子宮內膜癌
1、魚:因魚類含有ω3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降低血管內的血小板凝集,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及心肌梗塞機率,動物實驗發現可抑大腸癌。
2、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芥菜、高麗菜、白菜、綠花椰菜等,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能對抗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此外,這些蔬菜還含有「引朵類」及「含硫有機化合物」,前者有預防乳癌的功能,后者能在體內產生許多酵素,解除致 癌毒素危害。
3、黃豆:黃豆中含「異黃酮類物質」,對預防部份癌癥的發生有幫助。而醫學研究證實,每天吃進60公克的黃豆,血中抗癌有效濃度足以抑制一半的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的生長。si、五谷雜糧:五谷雜糧含豐富「皂角」,能解除腸道中致癌物質的活性,豐富的纖維質已確定有防止腸癌發生的功效。
4、西瓜:富含胡蘿卜素,攝食后能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達到保護眼睛及抗細胞氧化壓力的目的。研究還發現,多攝取胡蘿卜素能抑制攝護腺癌發生。
本文Hash:8089f46ea3f71c674e323b43f536ea4b89d0c6ff
聲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