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時候準媽媽最擔心的莫過于寶寶在肚子里能不能健康發育,相信許多家庭也都是一樣,發現懷孕之后,各類營養都補充起來了。但是,你知道如何補充才能吃得全面又健康嗎?你知道有哪些營養需要額外補充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孕期飲食那些事。
· 孕期該如何調整飲食?
1、少吃多餐
孕周期越往后,胎兒越來越大,子宮就會進入腹腔擠壓到胃部,所以孕婦在用餐之后會感到很明顯的飽脹感。這個時候孕婦可以改成少吃多餐模式,把一日三餐的份量分成5-6餐進食,每次吃適量為好。保持營養的同時,避免飽脹感帶來的不適。

此外孕婦清晨醒來后可以空腹喝一杯溫開水,減少吃高糖和高鹽的食物,這是因為高糖食物會讓孕婦發胖,有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而高鹽食物容易讓孕婦出現浮腫,同時也不利于孕期健康,要知道高鹽飲食也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
2、避免高溫長時間烹調讓食材流失營養
到孕期的第四個月,孕婦是需要增加各種維生素營養的攝取,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的營養攝入,這些維生素都可以通過食材營養來補充,但是不合理的煮法或者烹煮過久會讓食材中有用的有營養的維生素消失,所以要選擇合理的方法烹煮食材可以最大程度保持食物原有的營養。
3、注意每餐主食的添加
這是因為孕周期到了第四個月,胎兒在快速的成長,這個時候需要從母體攝取大量的能量和營養,這些都是需要孕婦攝入主食來滿足營養的,孕期充足的主食攝入可以保證熱量的供給,是保證胎兒的健康成長和母親體內組織的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日常可以選擇多攝入米飯、面食、小米、玉米、燕麥等雜糧。

4、飲食營養多樣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準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會逐漸壓迫到腹腔內的臟器,此時的孕婦容易出現便秘或者因為胃被頂到而導致的燒心等癥狀。這個時候他們可以多吃一些含有膳食纖維營養的食物,如大白菜、蘿卜、芹菜、五谷雜糧等食物、正餐外的輔食可以多樣化,葷素營養搭配,這樣才更有利于胎兒和孕婦的健康,營養充足。
· 孕期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物質
其實除了日常的飲食,懷孕這個特殊的時期,一些額外的營養物質,孕婦也是需要攝入的。才能保證胎兒和孕媽的健康,下面就來說說這些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物質有那些。
1、葉酸
葉酸是孕婦在備孕的時候就會開始吃的營養物質。葉酸也是孕前期需要補充的營養物質,它可以預防胎兒出現畸形,而一般是懷孕前3個月到孕期的前三個月需要補充,除了吃補充劑還可以吃含有葉酸的蔬菜如:菠菜、西紅柿、胡蘿、青菜、西蘭花等。

2、鈣
鈣質是整個孕期都是需要補充的營養物質,缺乏鈣質的孕婦容易出現小腿抽筋,胎兒也會出現先天性佝僂癥等,所以要適當的補充鈣質,但是也要注意用量,不能過度補充,除了吃鈣片,也可以吃牛奶、豆制品、雞蛋來補充。
3、鐵
很多孕婦都有缺鐵的情況,而缺乏鐵的孕媽會出現容易疲勞、容易頭暈的情況,這是很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和寶寶的健康,所以孕中和孕后都需要補充鐵? ??日常可以多吃動物肝臟和豬血來補充鐵,如果缺鐵的情況較為嚴重,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進行補充。
4、鋅
鋅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物質,缺乏鋅會導致胎兒出現畸形,所以日常孕婦可以吃瘦肉和堅果來補充營養,也可以直接選擇吃補充劑。

本文Hash:c08adabddb1d05414d7325d15e8eb17a16ecdb6e
聲明:此文由 163lady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