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這年頭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不刷牙是什么樣子,是什么勇氣給一個人做到這些事情的!
然而不少新媽媽產后都曾這樣經歷過??????是的,中國式的坐月子有種各種各樣的傳統習俗,當然其中也包括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刷牙,坐月子要多臥床休息等等。
經驗豐富的老人家會說,月子病,月子治,月子做不好,容易落下月子病。所以當你一生完孩子回家坐月子的時候,就會聽到各種“不可以”。但這些所謂的月子習俗真的科學嗎?
我們不能否認在坐月子方面,老人家相對比較有經驗,但是老人的說法也不一定完全都對。現在都是講究科學的時代,一些傳統的陋習,新手媽媽要學會去判斷,不然坐月子沒恢復好,最后受罪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誤區1:坐月子要臥床,少走動
生完孩子,確實消耗了媽媽很多體力,需要多休息,但是適當的活動也是有助于產后恢復的。反而長期臥床,不走動更不利于體內惡露的排出,會影響子宮的收縮。還有些媽媽產后長期不活動下肢引起血栓。所以,為了更好的恢復,坐月子期間應該適當的活動。一般順產媽媽在產后6-12小時即可起床走動,而剖腹產媽媽術后2-3天后也可適當的下床活動。運動量也可以根據個人體力逐漸增加。
誤區2:坐月子不能刷牙?
傳統的習俗說法是,月子期間刷牙會引起牙痛。但是試想一下一個月不刷牙,大量的食物殘渣都留在口腔里,沒有及時的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容易發生蛀牙,牙周炎,口周炎等疾病。所以,想要牙齒健康,更要好好地刷牙!不然到時候就得一直關顧口腔醫院了。
誤區3: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
月子里媽媽的新陳代謝會加快,變得容易出汗,如果不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有可能會滋生細菌,造成感染。如長時間不洗頭,會導致頭皮的毛孔堵塞,造成毛囊炎,影響頭發的正常發育。因此坐月子一定要洗頭洗澡,及時吹干頭發或擦干身體就行了。剖腹產媽媽洗澡時則要注意在傷口還未愈合的時候,要保證傷口的干燥、清潔,避免感染。
誤區4:坐月子就是要大補
有些說法是,坐月子補,奶水也會充足,寶寶才會白白胖胖的。但是坐月子期間是不適合用人參、鹿茸這些大補的中藥的,會通過乳汁分泌給寶寶。另外就是產后會有一個生理期漲奶,不宜過早的進食各種所謂的下奶湯,容易堵奶變成乳腺炎。
如何科學坐月子呢?
科學的坐月子,才有助于產后的恢復,避免產后乳腺炎、產后腰痛等后遺癥。
1、飲食合理均衡。保證食物的多樣化,攝入足量的鈣,產后不宜太進食活血的食物,會不利于惡露排出,也不要為了奶水充足,就開始喝大量油膩的雞湯,豬腳湯,這樣很容易會發生堵奶,造成乳腺炎。
2、個人衛生一定要做好。產后洗頭洗澡,只要及時擦干,注意保暖,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3、保證環境通風。舒適通風的環境才能讓坐月子坐得更舒服,只要不把風扇、空調對著媽媽和寶寶即可。
4、產后檢查不能少。產后42天后別忘記去醫院進行產后檢查,了解自己的恢復情況。
5、產后心情要平和,避免抑郁。進入一個新 角色,遇到寶寶哭鬧,可能會措手不及,產后身體激素變化比較大,情緒會容易波動,所以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有助于避免抑郁。此外情緒對母乳的分泌量也是有影響的哦!
本文Hash:b1d8114d87db164a965b75981c2cd6b1c8b371cd
聲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