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是怎么回事? 如何解釋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問題? 1、大腦爭奪 2、人類的進化
睡眠占了人生的1/3,由此可見,睡眠的好壞是生活質量一半的基礎。然而一部分人睡覺時卻易出現多種問題,如失眠多夢、總是驚醒或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雙腳踩空,是不是似曾相識,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是怎么回事?
睡覺時突然身體抖動一下,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入睡抽動癥。因為睡覺時肌肉可出現不由控制的痙攣性抽搐,肢體也會跟隨著出現相應的抽搐,通常伴有墜落感,部分人可出現模糊的夢境且被驚醒。經過調查表明,7成左右的人一生中可經歷一次入睡抽動,有10%的人每天都會經歷一次。根據以上了解,入睡抽動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隨機發生在每個健康的人身上。入睡抽動是良性的抽動,就如同打嗝一般,對身體幾乎沒有任何傷害,所以不必太擔心。關于入睡抽動的說法有很多,部分人認為睡覺時全身心放松,大腦卻因為身體已經死亡,會立即為肢體傳遞信號,以抽動的方式來證明身體根本沒有死。還有一種說法是入睡抽動代表著身體在長高,不過這只是傳言,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是真的。
如何解釋睡覺時身體突然一抖問題?
1、大腦爭奪
某些科學家提出大腦爭奪的假說。大腦中有分別控制睡眠和蘇醒的系統,這兩種系統互相合作又互相競爭。白天控制蘇醒的系統,能讓人們保持清醒狀態;夜晚控制睡眠的系統,讓人們入睡。入睡抽動是因為兩個系統互相切換時出現了錯誤。人們打算入睡時,兩系統互相競爭,誰贏了誰就能取得大腦控制權。在半睡半醒和迷糊狀態時,兩系統正處于競爭階段,身體可出現入睡抽動。入睡抽動時會突然從睡眠狀態切換到清醒狀態,因此身體會有從高處墜落的假象,讓人們快速適應入睡抽動所引起的清醒狀態。
2、人類的進化
某些科學家認為入睡抽動跟祖先有關,這是進化的結果。大腦進化時仍然保留部分古猿應激反應模式,人們睡著后身體肌肉徹底放松,大腦誤認為人體會從樹上掉下去,因此可啟動應急反應模式,從而指揮肌肉運動。肌肉由放松狀態轉化成激動模式時,就會出現入睡抽動。
溫馨提示
由此可見,入睡抽動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過頻繁出現此類問題就要引起重視。若總是加班熬夜,睡眠質量過差時會引起精神過度緊張,使得人們頻繁出現入睡抽動。另外也可能是身體缺鈣,身體缺鈣所引起的入睡抽動易發生在發育期的兒童身上。晚間血鈣含量較低,會導致肌肉和神經出現興奮性亢進,從而誘發痙攣抽搐,此類人應多吃含鈣較豐富的食物,如蝦皮、牛奶或奶制品,每天至少有2~3個小時的戶外運動時間,適當的曬曬太陽。此外,睡覺前三個小時不能喝濃茶以及濃咖啡。保持規律作息和足夠睡眠,睡覺前適當聽音樂或做拉伸運動,幫助緩解肌肉緊張和情緒緊張。
本文Hash:d4c6631ae72a2fe390d7ad37f9636a28e6202479
聲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