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腸炎與細菌性腸炎在病因、癥狀以及治療上均存在區別,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處理。
1、病因:一般情況下,腸道內有多種微生物寄生其中,并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這些病原體就會大量繁殖而引起疾病;
2、癥狀:由于致病菌不同,因此臨床表現也有所差異。如輪狀病毒引起的胃腸型感冒多見于嬰幼兒,可表現為發熱、嘔吐及腹痛等;諾羅病毒所致的急性腸胃炎常以惡心、嘔吐為主,部分患兒還會出現腹瀉等癥狀。大腸桿菌導致的腹瀉主要為水樣便或黏液膿血便,且伴有明顯腥臭味;
3、治療:對于輕癥者可以適當臥床休息并注意飲食清淡,同時遵醫囑服用蒙脫石散止瀉。若病情較重,則需靜脈補充電解質溶液來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而對于重癥感染者則需要給予抗感染藥物控制炎癥反應,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膠囊等。如果合并其他并發癥,還需針對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處理。
兩者屬于不同的類型,但均可引發腹瀉的癥狀。一旦確診后應積極接受正規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進食不潔食物。
本文Hash:9b0dab7ec54bb0494e50cdba4e6d3f7eefd04ddb
聲明:此文由 163lady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