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罐:用中藥煎煮竹罐后吸拔,稱煮藥罐。或在罐內存貯藥液,稱貯藥罐。
(1)煮藥罐:將配制成的藥物裝入布袋內,扎緊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再將竹罐投入藥汁內煮15分鐘,使用時,按水罐法拔于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風濕病等癥。常用藥處方為:麻黃、蘄蛇、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陀羅花、劉寄奴、乳香、沒藥各6克。
(2)貯藥罐:在抽氣罐內或玻璃罐內事先盛貯一定量的藥液,藥液量約為罐的2/3~ 1/3,使吸在皮膚上。常用藥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姜汁、風濕酒等。常用于風濕病、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
2。針罐:在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針刺,待有痠、脹、重、麻等得氣感后,留針原處,再以針刺點為中心拔罐。多用于風濕痛。
3。針藥罐:在留針過程中,加拔藥罐。即先針刺,得氣后留針,再以針刺點為中心,加拔藥罐。
4。刺絡拔罐:用三棱針、皮膚針等刺出血后加拔罐。即用三棱針或皮膚針等叩刺病變局部或小血管,使潮紅、滲血或出血,然后加拔火罐。適用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丹毒、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癥等。
本文Hash:c9d8271f2b9e71f1a10bdb1ff056540252a1e895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